河北大名一中成立于1945年8月,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曾被誉为河北大名一中“冀南明珠”,现为河北省示范高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现有员工50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94人,中学一级教师163人,中学二级教师133人,高中三年级,教学班64人,在校学生5000余人。 大名一中位于天雄路西段,占地252亩,绿化面积8.92万平方米,其中4栋教学楼1.8万平方米,4栋学生公寓楼29800平方米,学生餐厅9600平方米,综合科技楼1.3万平方米。2020年9月9日,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先进教育体系集体。
大名县第一中学历史沿革革革
大名一中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被称为“冀南明珠”,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大名一中成立于1945年8月“抗日中学的名字”。为纪念教育家谢台臣先生,1946年夏天,更名为“冀南公立台臣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大名初中”1955年,河北省教育厅将学校命名为“河北大名第一中学”学校更名为1958年“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1961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大名中学”1975年,学校更名为“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大名一中于2006年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在旧校区的基础上,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郭沫若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大名县第一中学硬件设施
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是大名县唯一的省级示范高中。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学校人文学科蓬勃发展,人才辈出。如今,一中毕业的学生有100多名医生和1000多名硕士学位。这些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遗产。2006年9月,学校位于大名县天雄路西段,占地252亩,生均面积37.5平方米;绿化面积8.2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92万平方米,生均面积19.9平方米。在过去的四年里,曾荣获“省级安全防范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高考优秀奖”、“优秀学校领导班子”省、市、县荣誉40余项。现有学生4480余人,教学班71人。学校配备6个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1个图书阅览室、2名物理实验者、3名化学实验者、2名生物实验者和2名图书管理员。
大名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
大名一中有两个校区。大名一中新校区建设是在科学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由中共大名县委、大名县政府科学确立的。 “3365”项目,即一中新校区,规划建成占地300亩,年级招生30轨,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以上,在校学生5000人。大名一中“3365”大名县七次党代会和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项目。大明一中新校区位于县城天雄路西段北侧,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雅,现占地252亩,总建筑面积8.92万平方米。大明一中新校区于2004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8月底,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四栋教学楼、298万平方米的四栋学生公寓楼、96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1.3万平方米的综合科技楼投入使用。所有附属项目于2007年初竣工,总建设投资8600多万元。大名一中新校区于2006年9月16日正式启用。一中新校区有三个高中年级,68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
大名县第一中学成绩
大名一中全校上下下“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形象,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而奋斗3—五年内,学校成为全国示范性高中,达到年级招生30轨,在校学生7000人。使我校成为冀鲁豫三边名校和万人教学集团,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明一中教育教学成绩达到新高,特别是2007年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二批本科以上学生人数达到309人。2008年高考克服了学生来源差、试题难等诸多困难,仍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第二批本科以上学生人数达到249人,本科上线率稳步提高。2009年高考成绩取得重大胜利,第二批本科生大幅超额完成奋斗目标。2012年,大名一中荣获邯郸地区授予的普通高考“优秀奖”,在普通高考的12个学科中,11个学科,包括中文、英文、物理、化学、生物、文学、历史、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进入邯郸市普通高中前六名。2012年普通高考,第一批本科生人数达到363人,比2011年增长52人,增长率为16.7%。综合率在邯郸县级重点中学中排名第四,在邯郸26所省级示范高中中中排名第七。均比2011年前进4个排名;一名考生被录用“985工程”浙江大学录取;其中,与2011年相比,应届毕业生第二批以上在线人数增加80人,增长率在全市26所省级示范高中中中排名第四。2020年9月9日,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先进教育体系集体。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