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是石家庄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建于1948年,原河北元氏师范学校。自2011年起,被列入石家庄市高中第一批录取学校。 学校位于石家庄南25公里的元氏县,占地150亩;是“河北省园林单位”、“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石家庄安全和谐校园”、“石家庄市高中教学表彰单位”、“石家庄市推广先进单位”和“石家庄市‘三八’红旗集体”,历史文化底蕴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校有20多万本书和400多本年度报纸;6间计算机专业教室和4间语音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科学、化学、学生、通用技术实验和电子教育设备充足,包括学生公寓、礼堂、餐厅、图书馆、400米标准塑料操场等现代设施;8863㎡2012年8月,教学楼重建工程投入使用;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130多名全日制教师,均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11人,研究生46人。它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2005年开始向普通高中转型,停止招收师范生,具有师范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双重优势。
2011年1月更名为“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之后,学校遵循“教育第一,德育第一,能力第一,全面发展”指导思想,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连续四年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高中招生第三批,无复习生。在县文科状元四年,在县理科状元三年。现有学生2100人,教职工192人,高级职称资格5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7人。
学校总建筑面积53800平方米,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礼堂及配套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从出生起就有“黑马”特点。正式上市标志着石家庄南部将腾飞崛起的优质高中。
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历史悠久
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成立于1948年9月,位于石家庄市南25公里的元氏县,占地150亩。是石家庄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石家庄市艺术特色学校。1948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立了太行区第二简易师范学校,位于元氏县西街原成城小学旧址。1949年7月更名为元(氏)高(邑)赞(皇)临(城)联立短期师范学校。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学校隶属于石家庄市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9月更名为元氏师范学校。河北元氏初级师范学校于1955年11月更名。1956年8月更名为河北元氏师范学校,由石家庄专门教育局直接管理,是石家庄专区六所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
河北省教育厅于1960年3月确定为石家庄市五所重点骨干学校之一。1962年7月停工,1964年10月恢复。“文革”1968年11月,学校由元氏县政府领导管理,1970年6月地革委收回。1973年8月更名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师范学校。河北元氏师范学校于1981年10月再次更名。2001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河北元氏师范学校改建为石家庄师范学院元氏分校。石家庄学院元氏分院于2004年7月更名。2011年1月,经市政府批准,石家庄学院元氏分院改制为普通高中,更名为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
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为基础教育培养了2.8万多名优质教师,其中包括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和社会各界精英。特别是2011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和《石家庄日报》第一版分别报道了88级7班优秀毕业生和全国模范教师——齐吉平,平山县北冶乡米水小学教师的先进事迹,让全校师生深受鼓舞,感到自豪。 64年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学校的骄傲和骄傲,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示范高中
新团队,新思路,新举措。2011年4月,石家庄市教育局党委成立了以赵栋同志为校长、党委书记的新领导班子。新团队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规划当前工作,明确高中整体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掌握高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开辟新途径,初步确定山区教育扶贫和艺术人才培养的特色教育,在石家庄南部建设优质高中教育基地。新团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行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新团队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稳步开展各项工作。民主集中,提高团队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新团队成立后,首先确定了整体概念、分工合作、民主集中、严格保密、效率五项工作原则,从整体高度思考,通过民主集中、分工协调、效率评价,形成一切“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工作作风。建立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学校管理体系。新团队积极规划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克服经验管理,努力加强制度管理,最终走向文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新团队完善了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完善了学校事务开放制度,接受了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实施《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全体员工聘任计划》、《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中层干部竞争实施方案》、《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就业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管理走上了科学、标准化、制度化、精细化、高效化的轨道。努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传递道德,以全面负责学生发展的态度,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奉献精神、合作精神、法律精神等方面进行理想的指导。
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为了使全体教师适应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的需要,新团队积极做好教师专业改进和知识结构调整的综合培训。请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讲课做报告;走出去,向名牌学校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假期时间集中培训教师。加强教研工作,密切关注课堂教学;建立由校长、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垂直管理制度;从管理制度出发,中青年干部率先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努力成为双肩干部。认真落实课堂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研究小组建设,完善集体课堂准备体系;教学绩效考核,将教学研究小组建设成学科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提高学科绩效的教学团队;成立教师专业指导考核委员会,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工资和收入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热情,真正实现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注重发展,努力打造新的德育管理模式。
成人、成才、成功是高中生成长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学校从非智力因素入手,高度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心理培养。在全面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体现教育工作“三适”,也就是说,要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适当的时机,适应学生的教育能力。通过制定详细计划,做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制定一系列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以教育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成才为目标”德育管理模式。
精品校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作用。借旧城改造的有利机遇,启动“校安工程”、校园规划调整和环境改造改善项目,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学风浓厚、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优质校园。同时,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学校转型的新要求,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动员教职员工反复讨论,制定 “明德启智,力行致远”办学理念,“博学、自信、求真、创新”的校训,“严谨、简单、和谐、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精研,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建立新校徽、新校歌,完成学校文化建设新形象设计。建立了新校徽、新校歌,完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形象设计。坚持每周一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成为鼓励大家奋发进取、再创辉煌的励志教育活动。秉承学校历史文脉,开始编写校志和校史。总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满足了师生的心理归属感,增强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凝聚力。资源优势,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和艺术人才特色教育。实施山区教育扶贫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决策,涉及赞皇、灵寿、元氏、兴唐、井兴、平山六个山区县。学校位于元氏县,具有地域优势,通过设立“山区教育扶贫班”,六个山区县的学生可以就近入学接受高质量的高中教育,这也是学校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扶贫决策的责任。
同时,60多年的师范教育成就了学校的艺术教学教师,教师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级艺术展览奖,其中程吉增教师中国画“家乡”获得庆祝河北省艺术展览和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展览银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展览。学校美术教师有多年辅导高考学生的经验,包括宋凤英、康亚宁、李唐、耿建申、吕英林、程森、李伟、王子健等20多名学生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影视动画学院、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大学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录取。充分利用现有艺术资源的优势,加强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亮点。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植根于肥沃的土壤,就像我们在山顶看到东方的日出,就像我们看到海上刚刚露出桅杆尖顶的船,它的成功起航就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张开双臂欢迎。
目前,学校领导充满信心,开拓进取,带领全体师生积极实施五年发展计划,认真探索新的高考计划,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建设优质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成为石家庄南部“有实力,有特色”品牌名校。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