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文中学是一所位于兴文县博王山镇北门上社区的农村完整中学。学校诞生于1937年,两龙乡寡妇杨九娘慷慨捐赠田租60石迁至现场。现有教职员工235人,教学班57人,学生3012人。办学80多年,成千上万的学生在这里学习成功,奔赴山海。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人口的流动,学校偏居一角,发展速度放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确定“优质初中,特色高中”发展目标,以及“一年一度的工作主题”在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围绕主题逐年落实,已进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注重党的建设,加强基础,加强红堡垒。学校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要求加强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责任制。校长是学校工作的总负责人,确保学校行为和党的教育政策 中央决策部署同步一致。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聚焦引领示范,把握“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要求学生先做,老师先做;要求教师先做,管理团队先做;要求管理团队先做,校长先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思想,贯彻到每一位师生,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争先恐后,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勤奋务实、敢打敢拼的团队形象。广大教师以此为榜样,自觉成为新老团结、长幼合作的普遍氛围。
聚焦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营造阅读氛围,打造学习型团队;二是通过;“请进来”和“派出去”加强校本培训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三是对不同教师群体进行个性化培训,准确有效;第四,实行行政听力、每周听力、教师听力等制度;第五,通过新旧配对,搭建教师互学互助的平台。
注重特色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和活力。学校始终坚持德育的根本任务。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广泛成立各类社团,开展各类德育、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找到自信,树立自信,开辟成才渠道,开展书法、国画、篮球、跆拳道、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兴趣社团活动,让学生增长才华。
聚焦教育合力,构建家校社会教育体系。学校坚持家校携手建设“家、校、社”三维教育合力体系。一是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定期参与学校的研究和监督,定期接受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二是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协调,共同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形成共识,共同帮助学生成长。三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办学理念、目标、措施和成果,赢得家长的支持、理解和认可。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