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聚源高中由都江堰市第四中学演变而来,是5.12地震后军队援建的公立高中。成都七中领办了一段时间。5.12汶川地震期间,都江堰市中小学普遍受损,尤其是原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当时聚源中学正在上课的2800名学生,278名学生死亡,11名学生失踪,校舍成为废墟。 震后不到一年,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由特殊党费新建。都江堰市第四中学震后,成都军区投资1.33亿元新建,更名为 “都江堰八一聚源高中”。都江堰八一聚源高中“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成都军区援建了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位于都江堰市聚源镇迎祥村,建筑面积37753平方米,投资1.335亿元。共有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实验楼、学术报告厅、风雨操场、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等10栋单体建筑,按8度抗震设防施工。规划48个教学班,可容纳2400名学生,实行全寄宿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165人,其中专职教师146人,中高级教师98人,占教师总数的67.1%,教学班41人,学生2140人。
中央军委统一部署成都军区援建都江堰八一聚源高中。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建设的一流设施,实施全寄宿、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的新学校。是成都灾后恢复重建、协调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在成都军区的关怀下,八一聚源高中被列为军事院校生源基地;学校和“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达成联合建设协议;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建华少将担任学校荣誉校长;成都军区陆地航运团康江林副参谋长担任学校总军事辅导员;陆地航运团为学校所有班级提供军事辅导员;军校双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合建设活动。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第七中学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成都市教育局的安排,与都江堰市教育局签订协议,成都市第七中学领导都江堰市第八聚源高中。成都市第七中学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校长刘国伟同志为名的学校领导小组,以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助理陈刚为校长,成都市第七中学教务处副主任胡勇、成都市第七中学教育处副主任江红为副校长;成立了以第七中学老校长、党委书记、特级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王志坚同志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成立了由七中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教学骨干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都江堰八一聚源高中将组织教师到七中集体备课,定期到七中跟岗学习。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中将组织教师参加七中集体备课,定期到七中跟岗。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中远程教育直播班与成都市七中异地同步教学、备课、作业、考试;由成都市七中教师、教师、技术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确保优良的教学质量。成都七中为都江堰八一聚源高中的优秀学生留学。在招收的新生中,10名学生被选入成都七中总部,5-30名学生被选入高三成都七中总部,为优秀学生铺平了更广阔的成功之路。
地震发生后,媒体的强烈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聚源人民在灾难面前的痛苦和勇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学校设立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助学金、上海电机学院励志奖学金、红十字会助学金、上海工商联助学金、彭伟奖学金、体育彩票奖学金等,充分帮助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经济困难。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