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民族中学简介
2014年8月,昭通民族中学从昭阳大道531号(园宝山旁)搬迁至北部新区大关路,占地163亩。该校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于1981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
昭通民族中学办学理念
历届领导班子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教育为导向,以教学为导向,严格管理,全面发展,形成特色,实现效益”的办学思想 ,带领全体人民遵守龙瑞麟定下的第一任校长“自尊自重,立人立国”校训,真诚面对昭通50万少数民族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奋进,使学校成为乌蒙民族教育的窗口和昭通基础教育的示范。
昭通民族中学荣誉
20多年来,学校一直获得和维持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奖”、“先进的绿化集体”、“先进的德育集体”、“先进的国防教育单位”、“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绿色环保示范学校”、“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青少年法律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1995年被省教委认定为省教委“二级一级完全中学”。1995年被省教委认定为省教委“二级一级完全中学”。2018年12月3日,云南省教育厅正式认定昭通民族中学为文件形式“云南省一级三等高完中”。
昭通民族中学教学设施
2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建设教学楼、实验楼、科技综合楼、学生宿舍、民族食堂;配备实验室、网络计算机教室、综合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语音室、图书馆、音频、体育、美容、劳动技术活动室,基本配套各类体育活动场所。学校布局规范合理,现代网络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成为民中新的亮点。二十多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从成立之初,只有155名学生参加了一个教学班,现在已经发展到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1200人。除开设普通高中、初中班外,民族中学还开设了民族师范班、民族师范预科班、春蕾班、苗族班。20多年来,7798名各民族儿童就读于学校,目前已毕业6586人。
昭通民族中学办学特色
昭通民中有一支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民族感情深厚、整体结构好的教师队伍。教师87人,专业教师60人,高级教师33人。十余人成为省、市学科带头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骨干。其中2人获得国家表彰,24人获得省级表彰,38人获得市级表彰,100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校坚持以教育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有效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教育为主线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坚持平等、团结、友谊、互助的民族团结工作政策。在人民的大家庭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孩子或兄弟姐妹,各民族的孩子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共同进步。学校坚持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政治核心、民主监督的科学制度化管理体系,使学校工作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