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地址在哪里

  • 建校日期:1937
  • 高校类型:高中
  • 所在地区:江苏 镇江
  • 学校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纬七路1号
  •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成立于1937年,原名私立京江中学,由镇江商界巨头陆晓波、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的爱国民主进步人士冷玉秋、著名爱国实业家严惠宇创办。1952年改为公立镇江第三中学,1953年更名为“镇江市一中”。 1959年被确定为镇江重点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省18所重点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一所重点中学;1984年被省教育部确定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1999年率先通过省级国家示范高中验收,2004年被评为省第一批“四星级”高中。经省教育厅批准,2006年1月更名为“江苏省镇江一中”。

    学校位于镇江市东古运河畔,占地350亩。校园环境优美典雅,整体布局合理,设备设施齐全。它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理想天堂。被誉为镇江教育的美丽名片。班级56人,学生2786人,专职教师232人,高级职称教师105人,研究生139人。

    学校始终坚持首任校长张海澄先生“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服从真理,服从纪律,为人民服务”办学思想一直在践行“至诚无息”的校训,大力弘扬“诚勤”的校风、“务实创新”的教风和“求真力行”逐渐形成了学风“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办学理念,确立了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即“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80多年来,学校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著名校友包括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尔康、于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程泰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贤德、欧洲科学院院士张驰、刘春图、黄涛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层出不穷。

    先后获得“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百强创新学校”“全国百强自主招生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空军招聘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江苏省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江苏省‘四有’好教师团队”等荣誉称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0多所著名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以省 “至诚力行”以好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师德铸魂、师能提升工程,打造了一支博学善导、精于研究、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省级教师5人,省级高级教师5人,省级教师1人,省市中青年专家7人,市十大教师7人,省级教师7人,省级教师7人。“333高层次人才”3人,市特级教师后备人员4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市骨干教师46人,市学术技术骨干8人,市学术技术新秀8人,省唐毅网络名师工作室、市赵竹林教师工作室,名师占镇江市第一。

    学校坚持“成全人”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努力让学生成长为民族复兴的敬畏者、使命者、终身学习者、健康生活者、幸福守望者。三个省级课程基地——“省级多维英语课程基地”、“省3D创新物理课程基地”和“省‘三生’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基地基地”努力构建载体“三重三主”教育模式:注重基础,重个性,重实践,自我规划,自主发展,自觉承担责任。结合高考综合改革,突出国家课程校本化,与高质量示范高中建设标准相比,梳理构建了基础、拓展、卓越的融合“至诚”课程体系形成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三年里,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成绩稳步提高。第一、第二条线的学生人数和达到率不断实现新的飞跃,尤其是特殊学生和拔尖学生。共有1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2名学生被加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录取。近300人被“985”大学录取;71名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艺专业学生被录取;“211”、“985”、“双一流”名校录取。在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中,省级以上奖项的水平和数量稳居全市前列,跻身全省第一方阵:35人获得国家一等奖,47人获得二等奖,211人获得省级一等奖;周欢喜获得全国物理奥林匹克银牌,范哲睿获得全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贾苏杨和徐文睿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银牌,刘苏畅获得国际天文奥林匹克银牌;在国内各种英语比赛中,2名学生获得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24名学生获得全国二、三等奖,29名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袁堇然获得2021年一等奖“领航杯”江苏省第二十届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特等奖第一名;42人获得江苏省金钥匙、小发明、小创作比赛奖。董宇翔入选北京大学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杨仁智、许哲文等5名学生入选省级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李瑞琪领导的发明团队开发“教学实验机构传动效率测试装置”已获得发明专利。

    坚持不懈地为荣耀而奋斗,努力工作,朝着未来而奋斗。1中学全体人民坚信民族复兴和人类未来的光明前景,努力在无尽的时代浪潮中抓住机遇,开放新局面,以高士气、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努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

    (6)
    佚名
    上一篇:丹阳市访仙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地址在哪里
    下一篇:江苏省大港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地址在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