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中始建于1906年。保定市第一中学前身保定府官立中学成立于1906年9月28日。1912年民国成立后,保定府官立中学改名为直隶第六中学。1914年(民国三年)更名“直隶省第六中学”。1928年,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六中学”。1933年,更名为“河北省立保定中学”。1949年,定名为“河北保定一中”。195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24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市政府授予“窗口学校”荣誉。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冶金专家王之喜、地质学家谭锡、物化专家张玉奎四位院士、现代考古奠基人苏秉琦、中国图书馆学创始人王重民、词曲作者曹火星、著名演员村、原国家女足队长王丽萍、110米栏亚洲冠军史冬鹏、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张波均来自保定一中。该校以“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坚持校训“加强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校园文化,形成百年学术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开办优质学校,为高校输送能够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向全国名校迈进的教育理念。
位于保定市河南岸三丰中路39号的保定一中,占地150亩,是一所花园式学校。硬件设施居全国中学一流水平。每间教室配备多功能一体机、物理投影、电视等先进设备;功能齐全的科学博物馆6000平方米;图书馆2800平方米,多功能体育馆3800平方米,标准塑料体育场、草坪足球场、网球场;学生餐饮浴综合楼75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2800人。所有这些都为保定一中的学生搭建了成功的平台。
保定市第一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06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41人,骨干教师140人,保定市教学模范、教学专家、优秀课程竞赛一等奖140人。保定市第一中学名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结合教学常规和教育创新,因材施教,以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为主线“师生合作探究与互动”课堂教学将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探索。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积极开展本科研究,承担了100多个国家、省、市科研项目。教育科研成果显著,是国家教育科研先进单位。1984年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保定一中走出了43名省市高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加,赢得了“状元之乡”美誉。同时,该校已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的生源基地。历届本一本二上线人数在保定遥遥领先,连年荣获保定市“立功单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拔尖优秀高中毕业生立功单位”称号。
在新形势下,学校以“立德树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核心素养”为培育方向,着力推进新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学校各学科逐步制定课程大纲,完善学科课程组,整合各类校本课程,将科技、文化、社区等活动融入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独立的课程选择“大餐”。机器人竞赛组、牛满江生物科学院、丁香文学俱乐部、记者团、笛子协会、文化论坛、合唱团、交响乐团等100多个学生俱乐部,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发挥专业知识的舞台。学校建设的功能厅很多——科学博物馆设有牛满江机器人工作室、五度空间工作室、单片机制作室、生物观察室、科技报告厅;田家炳楼设有张玉奎STEAM梦工厂、STEAM共享区和冰心图书漂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平台。学校还在重点大学建立了教育基地,努力让学生走出小班进入大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学校先后获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学校”、“全国先进单位招聘”、“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河北省先进的教育体系单位”、“河北省新课改示范学校”、“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导实验学校”、“河北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绿色学校”、“河北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示范家长学校”、“保定市培养拔尖人才立功单位”、“保定市实施素质教育,立功单位提高教学质量”等称号。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校风“与优秀儿童赛跑”良好的氛围,帮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莫基。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