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分界中学的前身是敦仁学院,建于1712年。1905年,清朝废科学校建成,敦仁学院改为新学校。1916年,学校更名为私立保安中学。1953年,政府出面接管学校,更名为茂名县第四中学。1994年,学校被命名为高州分界中学。
虽然分界中学位于远离城市的城镇,但人才众多。许多毕业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已经成为政治领导者、贸易名人或科技专家学者,包括珠海市委书记邓伟龙、前深圳市委副书记莫华枢、华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莫穆熙、三藩市茂名同乡会会长郭严芳等。难怪很多人说,分界中学的声誉是普通农村中学无法比拟的。
历史只能解释过去,但不能代表未来。新时期分界中学的创业者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常简陋的分界中学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校园里的危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栋宏伟的综合楼、3栋教学楼、4栋公寓式学生宿舍楼、7栋教师宿舍楼、校友楼、艺术楼等16栋建筑,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造价2000多万元。随着建筑的兴起,分界中学的现代教学设备也日益完善。近年来,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在刀刃上使用了优质钢材,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高标准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此外,还有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语音室等。目前,该校有50多个功能室和15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分界中学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不甘落后。为营造优雅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先后投资30万元建设绿化美化工程。现在,校园里到处都是绿草,绿化率超过60%,被评为“美丽的茂名市校园”。在分界中学旧面貌的背后,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学校建设缺乏资金,全校师生自觉捐款借款。一些教师借出他们准备盖房子或准备婚礼的积蓄;校园需要拓宽,周边群众积极配合,扩大校园面积72亩;一些校友还牵头设立奖学金和教育奖学基金,捐赠书籍和物品。来学校评估的省级学校评估专家深有感触,认为分界中学的硬件建设如此出色,得益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校友的共同努力,除了上级的重视。
教师是桃李满天下的关键。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分界中学积极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关爱生活,严格要求作风,鼓励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近年来,学校的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关注下迅速成长。学校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62人,省骨干教师4人,茂名市著名教师13人,高州学科领导13人。三人获一等奖,六人获二等奖,高州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此外,学校还获得了30多个县级以上优秀课例和1个省级优秀课例。培养青年教师的另一个宝贵经验是大胆使用年轻人。据统计,该校担任毕业班教师,35岁以下青年教师80%以上。一些教师在很小的时候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真诚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分界中学领导以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研究办公室管理,逐步完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开放课程评价体系,要求各科组进行研究,从传统教学到启发教学过渡教学改革试验,效果相当明显。一是成立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评课、专题研究等活动。二是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公开课,评估优秀课例,然后推荐到学校上示范课。再者是通过“走出来”和“请进来”有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教研教改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分界中学高考中考连年取得好成绩。2004年高考上省专线207人以上,其中本科以上33人;今年高考上省专线247人以上,比去年增加40人,居高州市农村中学前列。体育艺术教学突出了其特点。2003年,7名艺术考生参加高考,6名达到省级以上分数线;5名音乐考生参加高考,全部进入省级专线以上分数线,39名体育考生参加艺术考试,27人参加本科线;2004年高考,32人通过本科线,21人被录取。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高材生。学生李元东在2000年茂名农村高考总分中获得第一名,莫海波在2000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茂名赛区中获得第一名。高考考生柯海程艺术素描单科获得2001年全省最高分。龚衍斌在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组织的艺术考试中排名全国第四。2004年,孔令武高考体育满分。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