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中学成立于1906年,到2006年才走过100年的历程。到2002年,南雄中学校园面积增至148亩,建筑面积57289平方米,教学设施日益完善,图书馆、实验室、各种教学辅助室、功能室,配备新电脑335台,建设校园网络、图书馆书籍10万多本,平均书籍36本,座位400多个阅览室和各种标准体育场所。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教育战线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深化。1984年,南雄中学开展了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和加强了校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和总务办公室。
当时,领导小组由正副校长4人、办公室副主任10人组成。校长李世仁主持了学校的全面工作,其他成员负责各项工作。 从1985年到1987年,南雄中学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工作,总结和推广“启、读、议、讲、练”五字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和导读法,以及黎氏最佳教学法的学习和推广,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师素质。
1987年,全校143名教师中,本科学历39人,专科学历82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有14名高级教师(含1名特级教师)、50名一级教师、25名二级教师、2名三级教师;156名教职工中,共产党员43人,共青团员49人,民盟3人。到1987年,学校共有26个教学班,学生1700多人,其中高中12个班812人,初中14个班889人。
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77年至1987年10年,高中毕业生入学2018人(其中本科600人),本科105人,专科68人,中专48人。高考平均分、录取人数、入学率均居韶关市各县重点中学之首,是韶关市(市)高考先进单位。 20世纪80年代是南雄中学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省荣誉称号为:1982年、1984年、1984年、1984年、1982年、1983年、1985年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6年,市实施了《体卫工作暂行条例》等优秀学校。 1988年以后,南雄中学不断发展壮大。 1988年以后,南雄中学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学校被评为“韶关市一级学校”, 2002年12月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同年9月,学校开展办学制度改革,实行初中剥离办学,取消初中一级,暂停小学毕业生招生,高中扩招6个班。
师资力量雄厚,全校专职教师16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6人,国家级教师2人,省级教师19人,韶关市教师15人,韶关市教师2人“名教师”,4人为省级骨干教师;教师学历均达标,其中本科93人,专科73人;教学班51人,学生2928人,高中40个班2251人。
1998年至2002年,南雄中学获得荣誉称号23个,教师获奖44个,学生获奖57个,其中国家10个,省20个,地级市27个;教师在国家、省、地级市出版物和获奖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在过去的五年里,该校共培养了49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考入高校1034人,其中本科591人,专科443人。
在此期间,南雄中学注重传统教学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成果显著。2000年至2002年,学校承担了四个国家级(中国教育协会)项目的教育、教学和科研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1977年到2002年,李仕仁、曾灵飞、邓根松、康登松、朱兆财先后担任南雄中学校长,其中李仕仁在任时间最长。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