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涪阳中学历史沿革
学校成立于1954年,当时是附属初中。只招收了110名学生,两个班,7名教职员工,部分课程由涪阳小学教师兼任,校舍极其简陋,只有几间破旧的瓦房。1957年9月,涪阳中学正式与涪阳小学分离,成为独立涪阳中学的初中。有19名教职员工和300多名学生。1971年,涪阳中学被上级批准为高中,当年9月招收了100多名高中生和两个教学班。1977年,学校利用人才优势积极为当地经济服务,成立了食用菌种厂,生产优质椴木食用菌种,深受耳农青睐。1996年,由于学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校园改造等原因,菌种厂停业。1990年,学校加快了硬件建设步伐,积极改善办学环境,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突破了资金瓶颈。师生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的洪流,先后修建了第一座两层砖混结构教学楼、办公楼、教师宿舍楼,累计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1996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扩大征地,修建了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教学楼。自2002年以来,学校与时俱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先后修建了现代学生公寓楼、餐饮中心和新校门,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办学条件。
通江县涪阳中学荣誉荣誉
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的1991年6月“1990年,四川省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优秀”;
1994年5月,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优秀团组织”;
巴中地区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12月授予“先进的教研单位”;
1998年8月,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授予“优秀的高等师范教育实习基地”;
1999年1月,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授予“四川省在1995-1998学年实施了《体育合格标准》”;
2002年6月,巴中市教育局授予“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03年4月,中共巴中市委授予“巴中市学校德育先进集体”;
2004年1月,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授予“巴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2004年5月,巴中市教育局授予“市级示范普通高中”;
巴中市教育局于2005年9月授予“2005年,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
巴中市教育局于2008年11月授予“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
通江县涪阳中学教学成绩
在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2005年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二OO五年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称号。2006年高考综合排名继续稳居全县农村高中第一,社会反响良好。2007年高考再创新高,超额完成任务,在线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农村高中排名第一。2008年高考,76名本科生和2名重点本科生在我县农村高中历史上取得最佳成绩,其中文理科33人,艺术体育职业43人。2009年高考再创新高,各类本科生88人,重点本科生3人,其中文理科25人,艺体职63人,连续6年在农村高中排名第一。
通江涪阳中学教学环境
经过几代涪中人的不懈努力,校园环境日益优美,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环境。校园占地面积19878平方米,建筑面积32451平方米。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如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以及音乐室、艺术室、舞蹈室等艺术体育场所。教学楼宽敞明亮;学生公寓配套设施齐全,整洁卫生;现代餐饮中心还可容纳3000人。环境优雅,安全卫生,信用卡消费,管理规范,浴室、洗衣房、理发室等设施齐全。学校有南北两个运动场,功能分区,宽大整洁。新校门投入使用后,成为学校硬件建设的画龙点睛之笔,监控系统也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双金眼。
通江县涪阳中学师资队伍
学校教职工203人,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31人,中学一级教师76人,教学班56人,学生4400余人。学校老中青教师比例合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校采用“出去,请进来”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校本培训,实施教师相互倾听、相互评价、领导推门、教学常规周检制度,有效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其中,学校以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干部为重点,提供学习机会,提供发展平台,激发工作积极性。培养了大量的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培养了20多名副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成为学校管理的骨干,确保了学校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校中青年教师参加了省、市、县各级业务竞赛,屡获殊荣,高考好消息频频传播,屡创新高。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