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将了解学校的招生手册,详细介绍学校的教师、学校规模,但我们不能错过学校的一些细节,如学校的招生代码,这也是我们必须理解的。招生代码一般是一组数字,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招生代码,在学生填写学校志愿者时使用。
重庆市岐江县中学招生代码:暂未公布
重庆市岐江县中学中华民国
岐江中学于1925年(民国十四年)恢复,更名为“綦江中学校”,学制为初中、高中三年,原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增加博物馆、物理、化学等课程。由于缺乏物理、化学和英语教师,规定的课程并没有完全开放。一年后,由于资金短缺,它被暂停了。中华民国15年(1926年),当前形势动荡,军阀混战,岐江土匪频繁,学校难以恢复。
1927年(民国十六年),四川防军二十一军军长刘翔任命孙一中为岐江教育局局长。孙一中邀请全县教育界人士召开会议,向刘翔请教。在川康监督秘书长刘鸿业的帮助下,他以附加契税和屠宰税为基金,恢复了岐江中学。校址仍在中街考棚(今中山路小学),孙一中兼任校长,年招生班,初始基础确定。
1928年(民国十七年)春天,孙一中调任川康督办公室政务检查员,黄青初继任校长。黄校长垫支300多元办学一年。由于资金不足和招生困难,学校再次停办。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时局变了,邑人意见分歧,主张停办。
1930年(民国十九年),岐江县县长吴国义上峰批准。岐江县第一小学附设初中男生班,次年再招男生班,由小学校长田斗寅负责。同时,县立第一女子小学附设初中班招收女生。这两个班形成了岐江中学的一、二班。据岐江县立第一小学校长田斗寅介绍,该县在《日知杂录》中“推余长校”,这一时期,故田斗寅是岐江中学校长。后来,由于资金困难,再次停办。
1932年(民国21年),孙一中奉刘湘之令,再次担任校长。县立一小学初中班改造为“岐江县初中”。当年招生男生一班,是岐中第三班。这时,全校共有三个班,90人,12名教职员工,改名为“岐江县初中”。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春,县立第一女子小学附设初中班,由于经费困难,教师缺乏停办。
1936年(民国25年)春天,省教育厅派徐仁接任校长,请教育厅增设女生部,男女分班授课,招收男生七班,女生一班。是年初制定的岐中校旗、校歌、校徽。从1910年到1938年(民国27年),校址一直在中街考棚(今古南镇中山路小学),从一班到六班的学生都在这个老校址毕业(学生名单附表)。
1939年(中华民国28年),由于避免日机空袭,校址多次迁移,永新张家沟、北渡南山坪和城市城隍庙(现县粮食局)相继迁移。
从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开始,在城西官山坡(即欧家湾,今实验中学)修建了几栋木架瓦平房作为固定校址,并在连城庄设立了女生。
1947年(民国36年),吴克家接任校长,应各方企业增设高中班。此时高中男女学生共50余人,更名为学校“岐江县立中学校”(属于完中)并制题校训“坚持谨慎,对人诚实;学习持之以恒,立事勤奋”。除课外活动外,全校学生还开展了球类、越野、演讲、制作、壁报、歌唱等课外活动。高中校舍建成后,将书报陈列在余屋,供师生阅读。
这是小编为学生整理的重庆市岐江县中学招生代码,学校官网有很多招生通知,招生计划、招生要求、招生分数、招生代码都会在上面公布。学生可以多关注学校的最新咨询,想了解更多新闻信息,可以进入网络了解更多细节。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