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2022年中考政策政策
一、报名工作
(1)注册条件。
1.在宜昌市户籍、在宜昌市初中学习并取得学籍的初中生,应当在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
2.在宜昌市户籍、在宜昌市外学习的初中生,必须参加宜昌市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含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体育成绩按《宜昌市初中学术水平考试体育健康学科考试办法》评分,综合素质评价转入学校。
3.宜昌市商务人员和农民工子女凭有效证件(商务人员子女提供父母营业执照;农民工子女提供父母户籍证、身份证、劳动合同、居留证),享受当地考生同等登记、考试、入学待遇。户籍不在城区(不含夷陵区,下同)但在城区学习的学生(指城区临时学籍学生)可在城区参考,但不能参加城区综合高中录取。
4.在宜昌学习的初中生应提交当地教育局颁发的地理、生物学水平考试成绩和体育平时考试成绩证书。未参加地理、生物考试的学生应当在转学地参加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包括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转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转学学校的原始评分和转学学校的评分共同合成,分级呈现。地方教育局和学校应在转学前书面通知学生和家长。
5.考生原则上应在高中入学考试所在地参加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确实需要回到县市高中入学考试,在通知注册截止日期前,由学生和家长书面申请并承诺,经县市教育局同意,参加县市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高中入学考试注册后,申请将不再被接受。
6.未参加2021年宜昌市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的应届毕业生,经县市教育局批准,可报名补考,成绩计入2022年中考总分。参加过宜昌市以往地理生物考试的考生,不得报名参加2022年地理生物考试。申请免试或者缓试的考生,按照有关科目的考试办法执行。
7.以往初中、高中毕业生不参加中考报名、考试,可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8.考生报名时需出示户口簿、身份证、初中学籍材料。
(二)资格考试。
1.严格按照注册资格审查规定进行注册资格审查“谁负责,谁负责”以县、市为单位组织的原则。具体由县、市教育局统筹安排,责任落实到人。
2.初中进行注册资格预审,并根据县、市教育局提供的国家电网学生数据库进行审核。考生注册信息与国家电网学生数据库不一致的,应填写《2022年宜昌初中学术水平考试注册信息变更申请表》,经初中、县、市教育局批准后办理注册手续。
3.所有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高中入学考试。严禁任何学校或组织以任何理由限制或阻止符合注册资格的考生报名参加考试,不得动员或组织学生提前完成学业。
(三)注册方式。
全市统一使用“湖北省高中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网上报名,各地教育考试机构严格按照《2022年宜昌市中考网上报名操作说明》指导各初中、学生及家长操作。
二、考试组织
(一)考试科目。
九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法治与历史、体育与健康、音乐、艺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考试科目为地理与生物。
(二)考试方法。
中文、数学、道德、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英语、体育、健康、音乐、艺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三)考试成绩。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分680分。
1.九年级语文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英语满分120分,笔试(80分)和听力口语机考(40分)分开测试;物理化学试卷满分130分,其中试卷满分115分(物理70分,化学45分),物理实验操作考试10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5分按实际得分计入物理化学总分;道德法治历史试卷,卷面满分200分(道德法治100分,历史100分,分别计分)。
2.体育健康考试满分50分,其中平时考试15分(七、八、九年级平时考试成绩5分,按三学年实际考试成绩计入总分)、统一考试35分。
3.八年级地理生物实行纸笔合卷考试,满分200分,其中满分190分(地理100分,生物90分,分别得分),生物实验操作考试10分按实际得分计入生物学科总分。
4.综合素质评价满分20分。所有考生均应参加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高中入学考试总分中。
5.音乐、艺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科100分。
(四)考试时间和时限。
6月20日至22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与历史、地理与生物学九科纸笔考试时间为3月26日上午,体育与健康考试与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4月26日上午、五科机考统一安排于5月14日至20日完成。
具体安排九年级中考科目考试时间:①6月20日,语文9:00-11:30;物理和化学14:30-17:00。②6月21日,英语9:00-10:30;道德、法治和历史14:30-16:00。③6月22日,数学9:00-11:00;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纸笔考试14:30-16:00。
语文考试150分钟;数学考试120分钟;英语笔试90分钟,英语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化学纸笔试150分钟,物理化学实验30分钟;道德法治历史纸笔试90分钟;地理生物纸笔试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限为20分钟;五科机考试时限为75分钟,考生提交考试后即可离场。
体育健康考试和理化学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教育招生办组织安排,4月底完成;5月底完成综合素质评价。
(五)成绩呈现。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健康等学科的成绩以原始成绩呈现。生物、地理、道德、法治、历史以等级呈现(80分以上,70分以上)—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呈现四个等级),四个等级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中考总分。
音乐、艺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级(80分以上,70分以上)—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级呈现)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
(六)考试管理。
考试管理实行考试区负责制。各县、市应当成立中考区委员会,由当地政府负责人担任考试区主任,教育、纪检监察、卫生、公安、保密等部门为成员,协调中考工作。县、市教育考试机构负责考试组织。
市教育局集中统一组织城市各区(不含夷陵区)体育健康考试。考场位于三峡中专。考试项目、标准、方法等不变。具体考试实施办法另行发布。县、市(含夷陵区)体育健康考试由当地教育局组织。
完成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的考点学校,经市、县教育考试机构批准,可由考点学校组织实施,市、县教育考试机构可加强在线考试。
(7)结果公布。
全市统一在线公布考试成绩,考生可通过宜昌市教育局网站和宜昌市教育招生信息网查询考试成绩。城市考生总分前300名,县市(含夷陵区)考生总分前100名“A”呈现,不公布和查询考生的具体分数,其他以原始分数呈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外界提供考生成绩。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试卷面分。学校统一组织登记,县、市教育考试机构汇总,报市教育招生办公室办理。
(八)自主招生。
今年,我们将继续在市人文艺术高中、市科技高中和市外国语高中开展独立招生,提前招收具有学科专业、特殊天赋或人才的学生。各有关学校应当制定独立招生手册和培训计划,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实施。
三、考试备案
建立考生的纸质和电子档案,由初中建立,纸质档案袋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考生自愿填写后提交。纸质档案主要包括:初中三年关键表现材料(限三份)、初中毕业生登记表、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登记卡、初中体检表、优秀记录证明材料(除审批表外,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档案内容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电子档案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等。电子档案信息应与纸质材料的相应部分一致。
四、志愿填报
统一实施在线填写志愿者。志愿者填写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两类,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同批填写。志愿者由考生独立填写,严禁填写和改变志愿者。志愿者填写工作由县、市教育考试机构和初中组织实施,在线填写志愿者的要求和操作方法另行发布。
五、录取登记
(1)招生。
高中招生计划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发布。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3+2”、五年制)经市教育局审核后报省教育厅审批发布,省示范高中等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统一发布。
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包括统一招生、分配学生等,招生办法另行发布。普通高中实行本地招生。除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全市招生计划外,其他均为本地招生。私立高中可以在全市招生,入学名单可以报当地教育局备案。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备案后,可以在全省和全国招生。
(二)录取。
市、县教育局分别组织网上录取,市教育局组织城市各区(不含夷陵区)普通高中录取,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高中录取根据分数和志愿者,从高到低按计划录取。市、县、市(含夷陵区)教育局应当划定普通高中的录取资格线,并向社会公布。
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专业分别录取(除市人文艺术高中外,城市其他学校不得组织艺术专业考试或录取)。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发出。
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招生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网上招生名册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注册学籍的唯一依据。以前的学生凭相关文件原件办理录取手续。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方式将另行发布。
(三)注册。
高中录取结果由市教育局报省教育厅注册。学生必须向学校报到。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接受学校学籍的学生,在省教育厅学籍发放前不得办理学籍变更。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