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第一中学简介
西山一中位于高新开发区海源中路368号。学校有三栋教学楼和两栋宿舍楼供1200多名学生住宿。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包括标准田径场和其他体育设施,两个一流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会议室,以及语音教室、电气教室、音乐教室、艺术教室和阅览室,以及配套的科学、化学和学生实验室。办学之初,学校只招收初中生,为初中生,1988年,原昆明天南中学( 1939 年办学, 1956 年停办)在西山一中上市,恢复天南中学,招收高中生。1993年,两校合并,定名昆明市西山区一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完整的中学。1994年被评为“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是西山区重点中学,也是西山区规模最大的完中,现有教学班42人,在校学生2500多人。
西山区第一中学师资力量
西山一中大兴名师塑造工程,以各种方式打造名师。省、市、区教学科研岗位上活跃着一批业务过硬的教师。其中,特级教师,包括特级教师 1 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28人,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 81 其中,有30多名省、市、区学科领导和骨干教师,其中许多人分别获得昆明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一、二、三等奖和区级竞赛奖。学校成立20多年来,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注重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一直处于西山区的前列。多次获得西山区高考状元,多年来在西山区排名第一,多年来在西山区排名第二。初中和高中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和合格的毕业生。随着新区划的调整,初中将朝着名牌方向发展,高中将更加优质。
西山区第一中学素质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塑造。学校创办了《西山一中报》和《家长之友》、《学生之友》、《教育科研信息》、四份《公民道德建设信息》分报。建立家长学校,邀请全省知名专家赵建新、辛勤工作、邓朴、涂序英来学校举办讲座。许多学生团体已经成立,包括“长天”英语口语兴趣小组、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学校也是昆明市体育局批准的传统体育学校,与昆明市足球管理中心合作举办了足球训练部。学校还在昆明教育电视台举办了多年的语文、化学等学科“电视答疑”栏目,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 经中国青年研究中心批准,西山一中正式上市“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并参加“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国家教育科学之一“十五”规划课题。编写校本教材《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并获得国家一等奖。“研究性学习”、“张思忠英语教学法”、“阶梯式学习法”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研究性学习在国家、省、市连续两年获奖。“阶梯式学习法”研究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西山区第一中学教学质量
西山一中始终注重教研,研究教材、教法,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率: 2008年达到78.66%,2009年达到82.29%,2010年达到94.51%,08%、09、昆明市高考质量进步奖于2010年三年获奖。近年来,张文兴、陈俊州、谢超、陈冠文、甘家悦、段浩南等优秀高中毕业生先后进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知名大学。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我校高一录取分数线也逐年提高, 2008年516分,2009年539分,2010年549分,在昆明市二级中学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西山一中朝气蓬勃,正在大步前进。学校正以“团结、创新、进取、超越”的校风,“厚德博学,务实敬业”的教风,“品德好,习惯好,志气好,争第一”以学风为标准,狠抓教育、教学和管理。我们正朝着“开办优质高中,树名牌初中,打造一流完中”努力实现办学目标,把我校建设成为西山区对外交流的窗口型、示范型完整中学。
西山区第一中学办学特色
西山一中的校训是“为成功的生活做准备”。西一中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办学方向,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许多学生团体,如文学俱乐部、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是经昆明市体育局批准的传统体育项目(田径)学校。只有有特色才能有生命。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之路,学校走特色教育之路。高考艺术班于2002年成立,高中体育班和音乐班于2005年成立。艺术和体育特色已成为西山市第一中学的亮点。特色班高考每年的在线率为100%。 学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经中国青年研究中心批准,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针“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进行了 “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这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研究规划课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张思忠英语教学法”、“阶梯式学习”其他研究课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多年在国家、省、市获奖。“阶梯式学习法”2005年全国阶梯式学习法第四届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成绩突出。2009年,我校教育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高效课堂建设为重点“一标两段一测”在教学模式下,初步形成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学校师生在省、市、区开展了多项课题“创新大赛”获奖;教师教研论文已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数百篇,并分别获奖。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