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地址在哪里

  • 建校日期:1950
  • 高校类型:高中
  • 地理位置:北京
  •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东路1号
  •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示范高中,已发展成为集高中、初中、小学、国际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科技附中教育集团,包括科技附中小学部、南校区、东校区、通州校区、科技附中分校、科技附中等,充分发挥市示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在保证总部持续高水平领导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科技附中教育集团采取措施“一体化发展,一贯制教育”办学模式,全面提高集团整体办学质量。

        建校70年来,我校形成了“人文奠基 理工见长”办学特点,以“遵守规则,懂得感恩,有教养,基础厚,实践重,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气质形象——男孩英俊(大气、沉毅、责任),女孩淑雅(内秀,友好,优雅)。2016年,任志瑜校长提出建议“发现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坚持发现教育,实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个老师成为最好的伯乐,让科技高中成为最大的舞台。在创新构建“发现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体系的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理工科高中的教育哲学“教育是因为学生的发现,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现”,促进理工科高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发现教育”第一个研究基地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基地。

    一、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以大花园为理念“你是一棵大树,可以在这里参天。你是一朵玫瑰,可以在这里盛开。你是一棵小草,也可以在这里变绿”建设科技附中温暖大家庭,建设 “根的感情,干的刚毅,枝的进取,叶的奉献” 理工科附中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1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师队伍5.26%,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9人,教师队伍28.5%,高级教师160人,教师人数42.1%。博士后9人,硕士研究生87人,占教师队伍的25%。此外,学校还有一个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和学者组成的专家导师小组。海淀区有46名兼职教学和研究人员,在集团校区形成了教师社区、城市学习社区和城市以外的学校建设社区。

    二、独特的课程体系

        体现了学校的建设“人文奠基  理工见长”办学特色的“钻石型”通过学科基础、学科拓展、课程体系PSC 活动类和人格培养类四类课程,强化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例如:大学先修课程、大师领航课程和STEAM课程“男神红楼”、“舌尖上的化学”、“天文观测”等待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在“发现教育”在哲学的指导下,学校精心开发了哲学《“发现课堂”核心要素量表,建设新型、充满活力“发现课堂”,通过“问、思、论、察、效”整合落实课堂核心五要素,提高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培育“发现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19年12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院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主题“五育并举 课程育人 自主发展”促进教育模式改革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发展的改革步伐。

    三、见证教育科研实力

        在研究项目中,学校有7个市级和23个区级规划项目。2018年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是“中国好老师”基地学校。2019年5月,成功申报“北京市教师教育基地学校北京市教师教育基地”,成为北京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充分体现了强大的教师、高水平、高水平、高水平、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等五个学科,是学校教育科研和学科教研能力实力的见证。

    四、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理工实验班”,定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艺术素养班”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积累人文底蕴,从最初与北京舞蹈学院合作到独立教师培养综合艺术人才;“武术实验班”强身健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分层分类科学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研发经验课程——“发现之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五、特色发展突出

        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合作体”、创建“少年科学院”、开设“创客空间”等等,带领学生进入科学殿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成员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所名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重点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作为国家传统体育学校,棒、基础、排、田径、武术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金帆管乐团多年来获得全国管乐比赛一等奖,多次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每年有近400个科技项目获奖,其中天文奥运会获得国际奖牌,享有很高的人气。

    六、教育成绩显著

        学校设立“学生发展中心”,引导学生规划生活,发展学业,成长心理,提高综合素质。我校以“发现教育”为引导,从职业、学习和生活三个方面,充分探索学校、大学、网络和家长资源,建立学校、家庭、大学和企业的联动机制,建立多渠道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梦想科技、起航、发现未来。

        学校被评为北京学生金鹏科技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实验学校、北京学生金帆艺术团、北京学生金奥运动队、国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艺术传统项目学校、翱翔计划“物理与地球”领域基地学校、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试点学校、国家教育信息创新应用先锋学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德育先进学校。共青团中央选择2018年18岁成人仪式向全国推广样本。

        多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如“武汉方舱医院提出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晨“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的20人”第一位陈荣、引力波研究发现,团队成员陈燕北、申奥形象大使杨兰、国际计算机学会中国理事会副主席刘云浩等。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

    (6)
    佚名
    上一篇: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地址在哪里
    下一篇:北京一零一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地址在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