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会宁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建于1948年9月,前身系“太行简师”。几经搬迁,校址先后落户新兵营(现市一中东)、孔桥、靛蓝街(现市二中)、会宁村,1970年迁至此。最初的校名“太行简师”更名为“邢内联立师范”、“邢台县师范”、“邢台县二中”,最后定名为“邢台县会宁中学”。李桐生、尚书绅等十三位同志先后担任校长。
学校位于邢台市北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校园占地192亩,总建筑面积558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0余人,学生4800余人,教职工280余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6%,中级以上教师75%,高级教师35人。
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大楼、3个化学实验室、3个物理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3个多媒体微机室、2个语音室、8个标准教学楼、1000多人多功能讲堂、400米标准跑道操场、8个水泥篮球场、程序控制交换机、有线电视等现代教学通信设施,图书馆128700多册。在物流服务方面,有4栋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楼和全市最大的现代餐厅。
学校拥有学习、政治、团结、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团队,拥有优秀的政治、优秀的业务、经验丰富、才华横溢的教师队伍。会宁中学是大学生的摇篮。在过去的50年里,2.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被派往社会和高校,其中50多名获得博士学位。
省级奖励10次,市级奖励30次,县级奖励120多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河北省二五普法先进单位”、“河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田径运动传统学校”、“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市级卫生校园”、“邢台文明示范学校”、“邢台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邢台教育先进集体”。个人教职工获得国家、省、市奖励300多人。教职工个人获得国家、省、市奖励300余人。会宁中学树正气,讲团结,谋求发展,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进,为全国千所高中示范学校奋勇前进。
学校布局规则合理,现有教学楼5栋,可同时容纳50个教学班;电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印刷室、音乐室、艺术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电子课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远程教育网络、校园网络等教学设施齐全。员工家庭院及宿舍楼、学生公寓、师生食堂、卫生间、锅炉房等服务体系齐全。目前,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师生餐厅、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改造工程已正式启动。
学校每年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高素质青年教师,积极推进校级领导和教职工“适者生存,公平竞争”全员聘任制,形成了领导团队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教职工爱岗敬业、争创卓越的良好氛围。学校专职教师140人,其中特级、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56人,教学一线工作全国、省、市名师众多。学校先后承担“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创新教育”、“成功教育”省级教研项目3项,市级项目16项。
会宁中学以追求高境界、高效率、高质量、高品位为目标,采用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形成严格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团队管理方面,学校实行校长责任制、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负责人目标管理制度、全职责任制,将教育教学常规、科研创新纳入监督评价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坚持学生管理“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多层次、三维、全面的爱国主义、行为准则、道德培养、法律纪律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班级风格、学校风格。
学校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体美劳等课外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是学生业余党校和体育活动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两大亮点。1993年,学校成立了河北省第二所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党校系统培训优秀学生1000余人,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180人。1980年至1984年,学校被省教委命名为河北省田径训练点和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高考恢复以来,学校已向体育院校输送200多名专业人才。
多年来,会宁中学一直坚持“以教育为导向,科研先导”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一流学校,创造一流业绩。近年来,该校本科高考上线率均在60%以上,居全市前列。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726人,上线率63.2%。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传统体育学校”、“先进的卫生工作集体”、“先进的安全防范单位”,邢台市、县“先进的德育单位”、“三五普法先进集体”、“先进的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