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漯县中学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成立于1943年,时名涉县初中;1949年4月下旬,涉县解放,学校更名为皖南涉县中学;1950年1月,更名为皖南涉县初中;1951年秋,更名为皖南涉县第一初中;1952年秋,定名为安徽涉县中学。
安徽涉县中学历史沿革
1949年4月下旬,涉县解放,学校更名为皖南区涉县中学。同年秋,增设高中,招收高一新生一班。私立紫阳初中、雄村小学一年级先后并入学校。学校于1950年1月迁至现场。同年秋,高中并入休宁中学,专办初中,更名为皖南涉县初中。1951年秋,涉县增设了一所公立初中和一所私立初中,更名为皖南区涉县一所初中。1952年秋,皖南区涉县第一初中更名为安徽省涉县中学。一九五三年秋天,学校增加了高中部,成为一所完整的中学。1962年秋,安徽省委确定涉县中学为省重点中学。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于1963年成立20周年。1968年10月—1978年8月,受“文化大革命”被摧毁,校址迁往徽州师范学校。1978年8月,学校迁回原址。同年,被指定为区域重点中学。1984年12月22日,安徽省教委再次批准涉县中学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安徽省漯县中学办学条件条件
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班级33人,学生1900多人。学校有两个运动场,包括现代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电化微机楼、校办印刷厂、校办农场等勤工俭学基地,新建男女公寓、浴室、食堂。2001年,学校建成了与特殊网络相连的高速校园网络,并配备了微机和多媒体投影仪。宽带网络连接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会议室和教师宿舍,实现了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过程现代化和办公设备数字化。
安徽涉县中学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高级教师4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体系劳动模范1人,安徽省优秀教师5人,安徽省教学明星4人,市教学明星33人。全国优秀教师:江学勤等安徽特级教师:胡小宁等安徽教育明星:胡泉、凌军、程基础等。
安徽涉县中学办学成绩
2016年高考,学生本科达线率93.07%,居黄山市省级示范高中第一;文史600分以上,黄山16人,涉县中学10人;理工科600分以上,黄山277人,涉县中学89人;一本上线540人,占全市一本上线的27.8%,其中应届毕业生,一本上线456人。达线率63.25%;文史类140人上线,达线率63.69%,占全市30.3%;全市文史类前五名有4人,包括前三名。2017年高考,本科生总数861人,其中应届本科生681人,本科达线率93.93%;一本上线总数520人,其中应届在籍生达线452人,达线率62.34%;文史600分以上9人,理工600分以上42人;理科实验班上线率100%,其中理科创新班平均分619.03。
安徽涉县中学校园环境环境环境
校园东半部为明代学宫(孔庙)遗址,保留完好“明伦堂”(初创于南宋淳佑十年,即1250年),康熙御书依然存在“学达性天”、乾隆御书“百世经师”匾额和重修涉学碑记(作明成化年间)等文物。校园西半部为古涉县衙,后为紫阳书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学校正门前“三元坊”,后门有“古紫阳书院”石坊。校园内有苍松翠柏、古樟新柳、杜鹃玉兰、丹桂腊梅。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