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简介
位于首都南城西瓜之乡的京市大兴区一中。大兴一中成立于1956年, 原名黄村一中,1978年被确定为大兴区唯一的重点中学。2002年被评为北京第一所示范高中。此后,学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占地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2个(其中普通教学班58个,国际部小班留学生班4个),在校学生3000人,教职工308人。现有专职教师226人,其中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20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市学科带头人86人,骨干教师86人。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硬件设施
学校拥有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和体育馆,可以举办国际比赛; 2550平方米的图书馆有10多万册书籍。阅览室里有80多种报纸和300多种杂志。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阅读;艺术大楼是学生学习艺术、展示艺术专长、交流技能的地方;数字校园的建设加快了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校园环境环境
走进大兴区第一中学,优雅安静的文化环境,壮观整洁的教学楼,宽阔美丽的绿色操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师生阳光健康,心态平和,礼貌,会让你的心像春风。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办学宗旨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依法治校,以德育人”作为学校的办学方针;把学校作为办学方针;“为学生的成功生活铺平道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桥,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握“管理高效,教育质量高,特色鲜明”努力打造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因此,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厚的校园氛围和积极进取、平和阳光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和合一中,大德育人。释义:“和”指和谐、和平,“合”是指融合与合作。 “和而不同,合并共生”,在保持自己独立见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接受他人的差异,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形成和谐的相互融合、相互融合的氛围,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教育活动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分类开展教育活动。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活动道德模式”例如,制度化的传统活动,即利用重大节日活动作为道德教育“必修课”;基础社会活动,即开设多个校外活动基地,让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定期设计活动,即学校创意活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的舞台;学校在开展各种大型活动时,配合主题性教育活动进行主题性集体活动。各种活动蓬勃发展,成效显著。 2003年,学生自发成立“1.2” 爱心基金会(每个矿泉水瓶卖0.12元,每次用基金资助学校12名贫困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善良心,一举两得,故名“1.2”),七年来,基金会共收到学生捐款6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156人。全校学生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赠活动中捐赠了50多万元。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教育成果
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成绩突出。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和游泳队多次获得市级比赛冠军,田径队在世界比赛中获得金牌和银牌;学生合唱队在北京合唱节上多次获得一等奖;书法、绘画、科技等俱乐部也在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7名学生因全面发展而被授予“北京十大中学生”称号。2010年12月,张磊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男子3000米金牌,并在北京获得中小学生“金帆奖”,“金帆奖”北京市教委授予中小学生品学兼优,在国际和国内科技、体育、艺术和学科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最高奖项。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国际交流
自2004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韩国济物浦高中、冰岛赛尔福斯南中学、荷兰OMO学校集团等外国学校成为友好学校,开展师生访问、中国夏令营等中国国际推广活动,多次接待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荷兰、日本等外国教育代表团,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交流和中国国际推广经验。 2006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学校获得外国学生招生资格。大兴一中国际部成立于2007年3月,并开始正式招收外国学生。 学校国际部聘请专职汉语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教学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国际系学生在北京中小学外国学生汉语节上多次获得才艺比赛一等奖。
北京大兴区第一中学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老中青教师队伍,90%以上是具有多年高三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成熟教师。2022年高一教师队伍将由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高级教师领导,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师均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优秀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起始学历均为本科。特级教师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5人,中高职称人数占教师队伍的60%以上。学校取得国家外国专业局聘请外国文化教育专家单位资格,现有外籍教师在学校任教。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