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民学校(Beijing Huimin School)是由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和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回民学校成立于1925年,其前身“国立回民学院”结合成达师范学校、西北中学、燕山中学三所学校。;1949年更名为国立回民学院;1979年,北京市回民中学名称恢复;1985年,北京市回民学校更名。根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学校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初高中教学班48个,学生1700余人(其中住宿学生760余人),教职员工225人,少数民族师生14人占总数的30%。
北京回民学校成立于1925年,其前身“国立回民学院”结合成达师范学校、西北中学、燕山中学三所学校。1929年,成达师范学院成立于山东,迁至北平。抗日战争时期,颠沛流离,辗转迁徙,1941年在桂林归国,1946年从重庆迁回北平。1949年10月6日,由中国共产党接管的成达师范学院与西北中学、燕山中学合并,成立了国家回民学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第一所少数民族大学,由中央教育部直属管理。
回国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教师、招生和分配,使学院办学质量迅速提高。北京市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快就排名第一,文化体育活动水平也很有名。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学院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肩负着历史责任,前往祖国各地,承担着宣传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自1958年以来,回民学院的干部、教师陆续调离,校园也逐渐缩小。部分骨干教师分别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宣武红旗夜大、宣武师范学院、中国伊斯兰教育经济学院等的建设。1963年,回民学院总部分为回民中学和68中学。两所学校于1985年重新合并,北京市教委将回民学校确定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回民学校师生办学质量逐步提高。2002年,被市教委评定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2003年与181中学合并至今。
近年来,北京市回民学校“融﹒和”以文化为导向,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和谐共赢的现代民族特色品牌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优质立校,优质建设,办有特色”坚持办学思想“立德、学习、健康、和谐”校训,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孕育了北京教育沃土上生命的坚定与执着,实现了民族教育“共存、共赢、共同发展”,传达民族团结、平等、友好互助的发展理念。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教育部德育典型经验奖”、“北京市精神文明标兵”等荣誉称号,现为“国家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北京市中小学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男女足)基地学校”、“北京中和国安足球俱乐部校园足球基地”。2003年6月,回民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7月与北京市181中学合并。2003年6月,回族学校被认定为北京示范普通高中,同年7月与北京181中学合并。8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大量从事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大量从事科技、文化、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全国大量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民族干部。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优良,占地87亩,建筑面积3.8万亩㎡。校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文化氛围和民族风格浓郁。由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羽毛球馆、餐厅、宿舍组成的建筑分散而独特。学校拥有标准的400米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体育场草坪获得国际足联 QUALITY PRO认证是最高标准的人造草坪足球场。看台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看台下有120米的风雨跑廊,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学校培养的数万名毕业生在祖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党的民族团结教育中。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回族学校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和谐共赢的现代民族特色品牌学校“多元一体”在文化视角下“融•和”办学理念。学校在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探索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促进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发挥着主导作用“守望相助”共同使命,传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希望。
回族学校位于北京少数民族聚居的牛街地区。今日回民学校占地87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由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篮球馆、餐厅、宿舍等组成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学校建成了校园网,主干千兆宽带100兆到桌面。全校8栋楼通过千兆光纤与网络中心主交换机连接,实现了班班通和室室通。数字校园建设已成规模,其中教育教学资源总量已达550G以上,图书馆10万册中有2万册是电子书。有标准的400米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看台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看台下有120米跑廊。教室配有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放像机和物理投影仪。学生宿舍是一套高档公寓,有空调、电视、电话、双卫生间、冷热水、电脑接口到每个人的办公桌。餐厅可同时供800多人用餐。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基本齐全,办学条件良好。
占地87亩,建筑面积3.8万亩㎡。校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文化氛围和民族风格浓郁。由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羽毛球馆、餐厅、宿舍组成的建筑分散而独特。学校拥有标准的400米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体育场草坪获得国际足联 QUALITY PRO认证是最高标准的人造草坪足球场。看台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看台下有120米的风雨跑廊,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现有教职工259人,其中专职教师164人。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8人,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37%的教师有工作和科研项目,4个区级和1个市级先进教研组。12个少数民族的师生占师生总数的30%以上,各民族的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在和谐团结的大家庭中。
近十年来,北京市回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跻身北京市示范学校之列。学校深刻认识到,务实、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弃旧创新、凝聚人心和力量、促进快速发展的关键。今天,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和回族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即:“精品、主人、以人为本”。学校于2003年提出“实现北京回民学校新腾飞的理念”。2004年1月,王静校长带领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本着“办精品,创名校”《发展理念》制定了实现北京市回民学校新腾飞的第一阶段实施计划。秉承“立德、学习、健康、和谐”北京回民学校的校训已经发展成为一条新的快车道。
注意事项: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